意大利米兰

2018-11-05 00:00:00

米兰粮食政策:促进城市粮食体系可持续性与包容性的创新架构 


城市基本信息

  • 人口:1,331,000

  • 人口增长率(%):4.20

  • 面积(平方公里): 181.00

  •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7,533.00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 69,130.00

 

摘要

米兰粮食政策是米兰市政府为构建更可持续、更具韧性、更平等的粮食体系而采取的创新举措。多年来,各方及民间团体日益意识到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及其在资源管理中应尽的责任,进而提出该政策。2014年以来,通过深入研究米兰粮食体系,粮食政策成为密切关注城市需求的示范项目。粮食政策采用各种创新工具与方法(项目、谅解备忘录、特殊协议等)与市政部门、市政机构、社会行动者和私营部门进行合作。同时,由于在欧洲城市联盟网络(一个由欧洲城市组成的主要网络)占据主导地位(既是成员,也是主席),米兰也与其他致力于粮食相关问题的欧洲城市建立了牢固的合作关系。

 

背景

2015年,市议会投票通过文件《米兰粮食政策指南》,明确了米兰市粮食战略工作的五大重点内容。米兰粮食政策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得益于米兰市地方政府(为政策开展提供了机构支持)、Cariplo基金会(意大利重点融资机构,项目融资单位之一)和 EStà独立研究中心(为政策的确立提供技术和科学支持)之间的通力合作。

 

起源

2015年,在米兰举办的“滋养地球,润育生命”世博会中,米兰市政府在确定世博会主题的同时决定制定粮食政策,以传承、发扬世博会精神。在世博会举办的前几年里,米兰市一直是探讨如何实现粮食体系更持续发展的焦点城市。

粮食体系问题造成的影响愈发明显:国际贸易加大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加重物流带来的污染和交通拥挤,导致仍可食用食物的浪费,导致弱势人口食物资源的匮乏。

与此同时,自中世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米兰一直对粮食体系加以严格控制,而这成就了米兰的辉煌。规划中逐渐减少但仍保留了一定的体制驱动机构,确保其土地和农场所有权,如负责粮食供应的政府机构、为城市周边提供大面积生产区域的公共农业园区、构建相关知识体系的大学院校、以及积极开展广泛实践的各类大小型社会行动者联盟。

这些促使市政当局与大量地方行动者共同制定出促进米兰粮食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政策,实现了整体化、多层次的治理方式。

米兰粮食政策旨在实现更可持续、更具韧性、更平等的城市粮食体系,并确定了两个体制工具负责政策的执行:城市粮食理事会和监测框架。

城市粮食理事会旨在构建新型体制空间,负责持续管理粮食相关的各类问题;检测框架则根据《米兰城市粮食政策公约》(全球174个城市就《城市粮食政策》达成自愿协议)评估粮食体系的变化和发展。

选用《米兰城市粮食政策公约》工具的相关指标,对米兰粮食体系的影响进行评估。

米兰粮食政策的创建得益于市政当局与Cariplo基金会的合作,双方于2014年7月签署了实践推广与实施《谅解备忘录》。

Cariplo基金会致力于为粮食政策的技术支持提供资金来源,政策的技术支持由独立研究中心提供。同时,米兰市政府任命常务副市长提供政策支持,并专门设立实践办公室,负责实践的实施工作。

粮食政策办公室也负责整合参与到粮食体系的各部门、机构、城市以及各级各层行动者的力量。

粮食政策在由常务副市长直接领导的米兰市市长办公室协调部门负责执行日常工作。政策的技术支持由独立研究中心提供,独立研究中心亦负责管理地方基金会为实践提供的资金。

政策团队由市政当局、研究中心以及基金会人员组成。

与地方单位(大学院校、研究中心、私营粮食部门、民间团体组织)通过《谅解备忘录》和《特别专题协议》开展广泛合作,这也是粮食政策实施的基础。

 

创新

米兰粮食政策应视为革新性实践,是在米兰环境下孕育而生的全新创新型政策措施。粮食政策为城市的粮食工作确定了5大重点内容:

1) 为市民提供健康的食物和水;

2) 促进粮食体系的可持续性;

3) 促进粮食教育;

4) 反对浪费粮食;

5) 支持农产品科研。

米兰市在2015至2020年粮食战略中提出上述5大重点目标,旨在打造最佳做法,推广至整个城市周边区域。

米兰粮食政策创新举措受国际粮食政策实践经验的启发:

1)纽约市在市长领导下提高公共采购的可持续性,为实践提供重要的示范作用。

2)伦敦粮食政策通过周边评估建立监测框架。

3)巴塞罗那激活地方市场网络……

4)温哥华城市农业

实施城市粮食政策的最大挑战在于找到一种综合有效的管理模式。米兰形成整体化模式,允许城市打破各类市政部门和机构的固有思维模式,让地方利益相关者(横向整合)参与进来,并在市政和地方当局之间构建联系(纵向整合)。

市长专设了一名负责米兰粮食政策的副市长,开展协调沟通工作,并由新成立的粮食政策办公室提供技术支持。办公室也负责整合参与到粮食体系的各部门、机构、城市以及各级各层行动者的力量,并在《米兰城市粮食政策公约》秘书处内部共享米兰网络(《米兰城市粮食政策公约》、欧洲城市联盟粮食工作组、C40)的方法和最佳做法。

无论是实践的管理还是实施,米兰粮食政策都采取了创新举措,将市政当局的活动与公共机构、社会活动者和私营部门联系起来。

米兰粮食政策的主要障碍是目前粮食体系的现状问题和米兰市政府的固有思维模式。

一方面,由于过去对粮食体系缺乏全面认识,导致粮食体系的主要机制缺乏可靠的数据来源。这些灰色区域也为粮食政策的初期开展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开始设计前,对整个粮食体系进行了评估,最终竟发现了10个重要问题。

评估分析后,城市还开展了公众咨询,各部门、高校、民间团体组织、初创企业、私营部门和广大公民积极参与,为亟待解决的市政需求提供宝贵意见。

 

成效

米兰粮食政策的发展态势强劲,约40项实践及相关进程正在进行中,特此重点罗列以下内容。为解决粮食浪费问题,粮食政策出台了粮食浪费税减免措施,如果企业将原本要浪费掉的粮食捐赠给慈善机构,则可享受减税政策;此外,粮食政策还为市民提供相关慈善机构的信息,这些慈善机构会将粮食分发给有需要的人。

关于公共采购问题,粮食政策将试点学校的食堂采购与米兰农业地区农民的大米生产供应链(180吨/年,€300000 /年)相对接。该项目为学校食堂与农产品供应链的对接提供了借鉴经验,现已开发了19条向学校直供农产品的供应链。

政策确定负责实施的两大体制工具:城市粮食理事会和监测框架。

基于《米兰公约》监测框架形成的粮食政策行动与指导监测体系,不仅可以对问题、指导、行动及其相关影响进行长期分析、评估与监测,还可以间接提高对问题的认识。行动响应建立信息体系的需要,加强在市政结构和体制、科研领域和社会团体中已有的信息,使信息能够用于支持各项决定和行动。

为粮食政策办公室提供技术支持的独立研究中心将于2018年发布米兰粮食体系最新综合报告,包括监测框架在文件数据收集方面的应用。

城市粮食政策实践定位隶属市长办公室,直接受常务副市长管辖,对实践起到关键作用和制度支持,确保了实践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体制内常见的固有思维方式完全可以克服。

米兰市是意大利首个研究粮食问题并相应实施城市粮食政策的城市。激励城市的地方当局学习米兰的举措,实现粮食体系更持续的发展,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公平发展。米兰市在介绍粮食政策时,还推出《米兰城市粮食政策公约》(MUFPP),旨在处理粮食在城市层面的相关问题,并尽可能推广到更多国际城市。

 

经验

除了确定粮食政策,米兰市还积极促进国际对话,旨在确定并签署名为《米兰城市粮食政策公约》(MUFPP)的城市粮食政策国际公约。该公约为175个国际城市(这一数字还将增加)和国际机构与基金会组成的咨询团体共同努力的结果。公约确定了共同目标,每个签署机构均承诺根据其能力、可能性和可行性逐步实施公约内容。

米兰市还是欧洲城市联盟粮食工作组的主席城市。欧洲城市联盟是欧洲最有影响力的城市联盟之一,聚集城市组成主题工作组。米兰创立了粮食工作小组,目前由51个欧洲城市组成,呼吁欧盟委员促进由《米兰条约》推动的区域化进程。

米兰是欧盟粮食损失和粮食浪费平台中唯一一个由市政当局直接参与的成员,平台由卫生和食品安全总局专员主持,宣传粮食工作组成员城市的工作、想法和愿望。

米兰还活跃于C40粮食网络体系,通过在粮食策略与活动中结合考虑健康和环境因素,帮助城市解决紧迫的粮食体系问题。米兰市参加了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年度研讨会以及全年举办的几次网络研讨会。

 

关联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 目标1. 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穷

  • 目标2. 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和促进可持续农业

  • 目标3. 让不同年龄段的所有人都过上健康的生活,促进他们的福祉

  • 目标6. 为所有人提供水和环境卫生并对其进行可持续管理

  • 目标11. 建设包容、安全、有韧性的可持续城市和人类住区

  • 11.3 到2030 年时,在所有国家加强包容和可持续的城市化建设,并提高能力,以注重参与、统筹一体和可持续的方式规划和管理人类住区

  • 11.6 到2030 年时,减少城市对环境造成的人均不利影响,包括特别关注空气质量以及城市废物和其他废物的管理

  • 11.7 到2030 年时,让所有人,尤其是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都有安全、包容、无障碍的绿色公共空间

  • 11.8 通过加强国家和区域发展规划,帮助在城市、城乡结合部和农村之间建立积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联系

  • 11.9 到2020 年时,大幅增加已开展以下工作的城市和人类住区:通过并执行统筹政策和计划,以促进包容,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建立抗灾能力,并根据《2015-2030年仙台减少灾害风险框架》在各级建立和执行综合灾害风险管理

  • 目标12. 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